搜索历史
热门标签

英诺掌舵人:李竹的速度和节奏丨投资人2019影像

股融易
2019-08-14 15:27

“你坚信的价值观是什么?”

“成人达己。先成就创业者,再成就我们自己。”少有的坦诚和坚定,这是来自英诺天使基金创始合伙人李竹的回答。

在天使投资圈里,李竹和英诺天使基金算是国内最活跃、最懂科技创业者的个人和投资机构之一。他告诉亿欧网自己最强烈的一个标签就是“带着理想主义色彩做投资”,“如果太理性的话,看到的都是各种各样的不完善,你就不会出手投早期项目。”

但李竹肯定,英诺的投资一定受到理工科背景的影响。基于投资团队的理工科背景,对科技类项目,英诺有更清晰的认识。一直以来,李竹对英诺的定位是“给创业者第一张支票”。

由于天使投资关注阶段非常早期,往往被视为“九死一生”的挑战。“有时候心要离钱远一点反而能获得更好的回报,我们都是从创业者过来的,关键是要投靠谱的人。”

而对于“靠谱”的理解,李竹告诉亿欧网主要从三个纬度判断:有格局、有契约精神、有分享精神。“做天使投资不是希望赚个两倍、三倍,而是十倍甚至百倍。因为还有其他失败的案例,一个好项目背后,必须有靠谱的创始人。”

做自己喜欢的事,投喜欢的人,这是巴菲特的投资哲学,也是李竹完全认同的投资哲学。他认为,投资是做财富的一种分配,也是社会资源的一种分配。你投什么样的人,支持什么样的事,如何处理好各方的利益,本身就要有一个基本的底线,也是「投资伦理」。

说到长期主义,这几乎是所有基金的投资信条。那些陪伴企业穿越过艰难时期的,才能被投资行业认证。而李竹所说的「投资伦理」,指的是投资那些改变未来、造福社会的创新,公平地处理各方利益;以同理心对待创业者和合作者,避免因错误或恶意行为而伤害到他人。

对于一个天使投资机构来说,有长期价值观,才可能有长期的生命力,才能找到同频共振的创始人,“这些人是改造世界、能够成大事的人,要找到这种人,我们投资人自己要正。”

对于投资人来说,要理解年轻人的需求,年轻人才能做他们擅长的事情。“天使投资是一种市场化的公益,投一个项目时,最重要的不只是判断能赚多少钱,而是说这件事如果成了,能给社会带来多大的价值。”李竹说。

对于“投人哲学”,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曾说:“就是你明明不认同一个创业者的商业模式,但依然愿意投资他(她)。” 在李竹看来,做早期投资,确实值得花时间去了解创业者。

他认为,人在一个公司的价值至少占到80%,项目都在人身上,创始人开始创业时,对方向的判断未必完全正确,这就要求创始人有高度、有深度、有宽度,就是创始人要对行业的认知足够深,尤其在科技领域要有上万小时的积累,才能不断进化。

“比如在无人驾驶、激光雷达、芯片等行业我们对创始人的要求,除了学历要求,他还要出身名门,或者在BAT公司工作过,这是科技创业的一个特点。”

从机构天使到战略生态

2009年,还住在华清嘉园的李竹,有一天接到清华师弟李黎军的一个电话:“王兴在做一个新产品。抽时间一起聊聊,看看能否帮上忙?”李竹欣然应允。

李竹当时在参加一个企业家的封闭培训,抽空溜出来,第一次见到王兴。“王兴给我的印象很深刻,他是一个比较沉稳的人,话不多,看问题很犀利。”李竹回忆说。

李竹认为,王兴是一个非常具有长线思维的创业者,这种长线思维体现在他的战略连续性(从饭否到美团)和对用户体验的极度关注,也因此李竹在早期就有缘参与了对饭否和美团的投资。

不得不说,美团的成功,让李竹深刻地体会到作为天使投资人的速度与激情。

也正是从这里起步,他开始帮助清华校友创业,给予这些创业者从资金到多维度资源的赋能。截至目前,英诺投资的400个项目中,清华系占比四分之一。“相对来说,对清华校友的投资决策稍微快一点。能很快了解创始人,定位到他做的是一个什么层次的创业。”

因此,李竹总结出了清华系出身的创业者身上的特质:第一是脚踏实地,做事情逻辑性强,非常有韧劲;第二是学习能力、自我进化能力比较强;第三是契约精神,说到做到。“假如签了投资协议,或者是跟合作伙伴说好的事,不会随便的单方面去改变。”

除清华系校友外,英诺天使基金还投资了北理工、北航、西交大、西工大、中科院等很多项目。“我们发现这些科技项目的创始人,他们优势各异,但身上也具备类似的特质”。人以群分,创业者和天使投资人的相互认可和吸引,是创新路上一件美妙的事。

过去的6年,英诺天使基金管理超过20亿人民币,投资了400多个项目。所投项目包括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消费、企业服务等。

作为国内第三代天使投资人的代表,英诺创始合伙人李竹见证了天使投资在国内的发展壮大。翻看中国创投20年的历史,几乎就是一部伴随中国互联网产业进化的发展史。

在英诺成立与发展的年份,主要经历了三波红利,人口流动红利、消费升级红利和科技创新红利,英诺主要抓住的是第三波,为英诺基金带来了不错的回报。

在没有成立英诺天使基金之前,上世纪90年代初,他和几个同窗第一次创业,“那个时候根本没有天使投资”。而在第二次创业时,李竹索性当了一回自己的天使,用之前创业赚来的第一桶金来做投资。

2013年,李竹和几个清华的朋友一起凑了一些钱,正式成立英诺天使基金,寓意“英雄出手,一诺千金”,帮助清华校友的创业。但仍然是靠个人的偏好进行投资,还不成体系。

随后,英诺逐渐机构化,第二期基金于2015年初开始,3亿规模,英诺建全了风控和前后台机制。到了2017年的第三期基金,英诺变成了一个覆盖北上广深港的投资平台,在各地建立了合伙人团队和创新空间,创新空间既是项目来源的入口,也是投后的服务基地。

回忆起这些经历,李竹感慨,当时的创业环境是没有现在这么好,也正因如此创业者拿到的第一张支票才显得更加弥足珍贵。“我们就想,既然自己成功了,有资金就应该帮助优秀的年轻人,给他第一张支票。这是开始做天使投资的初心,我们知道创业者需要什么。”

每位天使投资人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显然,李竹也不例外。“我希望不断突破的是学习能力和不断的转场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有新的血液、新的力量加入进来,才能打破这种思维和学习的局限。而不是说我是基金的老大,你们只能听我的。”

对于一家成立6年的投资机构来说,英诺天使基金的表现可以说是非常出色。从机构打造自身特色方面,李竹希望将英诺打造成一个创业生态,从体系上看,英诺左手是天使投资,右手紧抓创业服务和创新空间运营。

目前,北京、长三角、珠三角、西南,英诺创新空间皆已布局,英诺创新空间不仅是联合办公空间,还包括创业投资、创业加速、资源整合、融资对接、创业学习及社群、创业媒体及传播服务等6大模块服务体系,已有中国最新型的创业生态体系的雏形。投后服务和赋能,可以让创业者少走弯路,获取资源,提高创业成功率。英诺的这个团队,已有百人规模,这在早期投资机构中,是极其罕见的。

“认知、人脉、赋能是我们服务创业者最底层的逻辑。我们最希望创业者说,英诺投了之后,更容易成功。”在问及希望外界用什么样的标准去评价英诺这家机构时,李竹回答说。

此外,打造空间生态,不仅为英诺建造了一个源源不断的项目池,也为希望拿到第一张支票的创业者找到了更开阔的入口。

“我一直强调「反周期」来做早期投资。”

不同的投资机构在不同的阶段看项目的方法是不同的,一旦某一个方向已经被VC集中关注的话,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就已经不再是天使投资的机会了。

“我一直强调「反周期」来做早期投资。”十多年前,李竹和创业团队花了两千多万买下了奥运会的网络直播权,正准备雄心勃勃的大举扩张网络电视平台和发展用户。

但2008年金融危机令投资者信心雪崩,很快李竹就收到了投资人的邮件,强调现金流极为重要。为了增加收入,导致广告过多、视频网站的用户体验越来越差,用户开始流失,无法形成正向的飞轮效应。最终被版权和带宽成本两座大山压垮。

对于早期创业公司,李竹认为,确实存在「反周期」的特点。“在创业的过程中,当碰到投资波谷时,其实「反周期」做事反而能成功,当然,这取决于你对所做方向的要素判断,比如视频行业是资本密集行业,到现在大部分都是亏损的。”

作为创业者经历了2000年互联网泡沫,和2008年的金融危机,又以投资人身份经历了2016年的资本寒冬,李竹对经济周期有切身体会,这也使他在面对新的宏观危机时更敢出手。

 “天使基金要在经济低谷期敢于出手,而不是在高潮期追高,天使投资与经济周期是反过来的。”李竹说。他总结了自己回报率最高的几个项目,例如2009年投的游族网络、饭否,和2000年投的德生科技,这两年都是经济低谷期,最后看这些项目都成功地走出来了。

实践证明,这个规律是合理的。当经济往下走的时候,仍然敢于创业的创业者变少了,实际上项目质量变高了。另外,创业者在低迷期拿了钱以后,对花钱十分谨慎,所以使用效率也提高了,不用打补贴大战。同时因为没有那么多人竞争,招人也更容易了。

“我认为未来两年是天使投资的红利期,因为现在经济还在下行,还有很多不确定性,另外,对于投资行业来说,现在是一个比较冷的状态,一些基金的LP甚至包括美元基金LP在一级市场的钱没有以前那么么充裕了,估值更加合理,我们还要持续下注。”李竹说。

此外,在李竹看来,VC与天使内在逻辑不同。在未来的十年之内,投资机构的数量肯定会减少,会集中到一些业绩比较好的有长线运营能力的一些投资机构,每个机构单独管理的资产规模也会上升,这是一个大趋势,现在的经济环境可能会加速淘汰。

他同时表示,在国内做天使投资有很多优势,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拿到后续资金的比例会更高一些。此外,由于中国市场相当庞大,资本市场的进化将提供助力,因此值得创新的地方和机会也相应特别多。

眼下,李竹却并没有放慢机构的投资节奏与速度。他向亿欧网透露,英诺天使基金即将设立第四期基金。第四期基金的LP主要来自母基金、政府引导基金、大企业、以及一些成功的企业家,主要用于大科技与大消费方向。

“至少还要再做20年的投资”

“考上清华大学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山外有山。”

1984年,李竹以590分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我们宿舍里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状元。全国状元、北京名校状元,还有甘肃等各地状元,我是柳州的状元。”

多年前的一次高中数学考试时,有一几何题很多同学都解答不出来,而李竹在那道题上面却写道:“这道题缺条件。”

那次考试,他得了一百分。“到了清华以后,我才发现学霸云集,要想考前几名是非常难的,大家都在根据自己的特点发展。功夫在诗外,我参加了很多社会工作和喜欢的社团活动,从优秀同学身上学到许多,培养了自己的格局和做事的方法。”

对于李竹来说,天使投资本身是一种艺术。“我喜欢艺术,到海外旅游也喜欢去看艺术博物馆,在台北故宫张大千画展,感受到很多东西,花很长的时间专注做好一件事,简单却不容易。尤其是对早期投资,尝试在里面找到一些价值观和理性的东西,把它变成一种知识沉淀下来,结合感性知识,让天使投资能够复制成功,从不确定性中发现确定性。但每个人的修养,会决定在早期投资能走多远。 ”

一上大学,老师就鼓励有特长的学生主动当班干部,服务同学。李竹从小学书画,老师看了履历了解到这一点,就直接点将,让李竹成了宣传委员,当上了班干部。

上学不到二个月,学校学生会来新生中招人,李竹又成了系里的干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学生节,就是那个时候逐渐发展起来的。“学生节就是组织大家搞各种活动,搞各种比赛,像书法大赛、象棋大赛、围棋大赛都是我与其他同学一起组织起来的。还定期出海报,这些海报都是我们自己设计图案、画画,发动各班的同学一起完成这些事。”

“参加这些社团活动,对我来说是很大的锻炼。能说服清华同学跟你一块干一件事绝对是一种能力。”李竹认为,这段经历极大地锻炼了自己的情商和协调能力。

用“文艺”一词形容李竹确不为过,琴棋书画都喜欢,李竹很喜欢下围棋。“做天使投资,功夫在诗外。比如下围棋,取势和取实地要相机而动,「看大弃小」。天使投资也会有失败,我们可能会花更多的精力在头部的项目上,很多东西底层逻辑是相通的。”

“打牌,跳舞,下棋,打球,大学同学毕业时调侃说我“五毒俱全”。读书期间清华搞交谊舞大赛,李竹和同学报名参加跳探戈,也在全校大赛中获奖。

他也乐于将阅读分享。大量的阅读让他对于投资深有体会。这种阅读的习惯来自于童年。“小时候就非常爱阅读的,爸爸是学校的校长,没事就泡在学校的图书室,读了大量的国内外文学书籍。”由于工作的原因,最近这几年李竹更加热衷于阅读一些企业家传记、创新理论、历史有关的书。

在英诺内部,团队都有学习和读书的习惯,自发地举办读书分享会、定期有创新热点讨论分享会。“向创业者、同行学习,我们跟创业者、企业家交流都是非常有帮助的,投资人看的是事物的宽度。”李竹说。

对于生活,李竹始终保持着秩序感。他认为,做天使投资人应该有张有弛,有节奏、有秩序。“刚开始做天使投资时,我们每个周末都在看项目,各种电话会议,担心错过什么。现在,我们鼓励大家周末多陪家人,每年除了团建,还可以安排自己的休假。” 天使投资是一个长期的体力和智力投入,做好价值发现和创造,身心健康是基础。

现在看来,李竹热爱他的这份工作,沉浸其间,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不断的成长。“如果你喜欢这件事,喜欢跟这些年轻人去交流,不会觉得辛苦和累。清华大学有一个传统,为祖国健康的工作50年,我们今年恰好毕业30年,至少还要再做20年的投资。”

而下一个二十年,李竹掌舵的英诺天使基金还能否继续把准时代的脉搏?我们充满期待。


点这项目直接对接英诺天使>>



股融易
官方
文章 2233 
浏览 1345118 

相关资讯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