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天使吴世春手把手教你单车共享战争要怎么打赢
目前资本积极进入单车共享领域,相信广大创业者也想要知道单车共享市场的关键点是什么?其他创业者还有机会吗?从细分领域和区域市场切入还有机会吗?10月9日,在吴世春独角兽成长“创业实验室”课堂现场,梅花天使创始人吴世春对共享单车市场进行分析,可以说是手把手教导创业者怎样打赢单车共享战争了。
吴世春认为共享单车领域的创业只能从争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这五个城市市场开始,而不能从其他城市开始。这个领域不会出现一家独大的现象,而是有可能出现几家差不多大小的玩家。单车共享定价只能往低定,拼的就是规模跟资本,最后形成用户口碑。这个样的商业模式下一开始是赚不到钱的,只有规模大了才能衍生出其他的商业模型。吴世春特别提出,共享单车不适合初创团队进入,也不要从细分市场切入。
单车共享市场的关键点
单车共享是流量入口,这是资本大鳄和行业巨头愿意冲进来的原因,它们看到了后面无限延展的可能性。
每个热门市场都有它的关键点,就像每个战争都有它的关键点一样。单车共享市场同样存在关键点,那就是占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这五个城市市场。一个单车共享项目的创业者,只要有一个城市能占据第一,我相信有VC愿意投你千万美元级别的钱,因为你有投资价值。这五个城市的用户最愿意尝试新生事物,使用场景最多,最愿意传播朋友圈。离开这五个城市先去成都、武汉等城市争夺区域性市场没有意义。资本市场看不到你的成果,大部分资本集中在北上广深杭,做调研也是在这些城市街头调研。所以要持续融到大钱,一定要在这五个市场上做争夺,这是制高点。
中国是一个统一性的市场,很少能出现偏安一隅的机会。但是我认为,单车共享不像汽车共享,滴滴完全一家独大,这个市场有可能出现几家差不多大小的玩家。出租车市场是个存量市场,如果滴滴把出租车签完,别的玩家再去签就没有车了。单车共享市场不存在这个问题,它的供给是完全由新进入方提供的,别人不能阻碍你的供给就有获得再进入的机会。这个市场很难排他性,它的供给是投入方供给。
节奏很关键,你不能以“年”为单位,必须以季度,最好能够以月为单位规划自己的进度。入口级产品想一开始赚到钱是很难的,比如百度、今日头条、微信,一开始都要先做到规模化。规模化以后就会衍生出很多其他的模型。做这种模式不能只考虑单个商业模型,比如1辆车每天骑5次才能回本。我相信,红杉、高瓴绝对不会这样算账,它们会算,这个团队多久能够覆盖某个城市,多久能够取得领先,用户每天会打开(App)多少次,能占据用户多少时间,而不是用户为你花了多少钱。
单车共享定价只能往低定,定高了潜在用户觉得你贵,不会选择你。单车共享只有高速转起来才有价值,用户每天用摩拜(ofo)5次,每次1块钱和每天用1次1块钱,这两个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因为跟用户接触点不一样,接触点越多,占据用户时间越多,其他的业务模型才能成立。单车共享这个生意最后拼的就是规模跟资本,最后形成用户口碑。
单车共享不适合初创团队进入
单车共享目前是一个热门的投资领域,作为初创团队适不适合进入呢?我认为这种超热门的领域,初创团队应尽量躲开。除非你是最早去尝试这个模式的人,可能资本会认为你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如果别人都已经到一定量的时候,资本更愿意选择能够跑到前三的,或者明星创业者,比如雷军做小米。
如果创业者想从细分市场切入单车共享市场,譬如旅游景区单车共享,这是没有机会的。因为它的商业模式有几个问题:一是慢,二是规模小,三是低频。细分市场发展慢,一旦单车共享领域出现巨头,那么他进入这个细分领域是没有什么门槛的,甚至没有护城河可以抵挡。而规模太小就很难形成规模效应,为什么滴滴在汽车出行市场上一统天下,因为它抓住了最高频的领域、最有规模的领域、跟用户接触最多的领域——出租车、专车、顺风车、巴士。低频最后只会被高频打掉,无法让用户下载一个APP。
如果创业者现在还想杀入单车共享市场,最好有差异化:一是引入不同目的的合作伙伴,比如乐视。它可能为了推乐视会员愿意杀入这个市场,甚至可以买乐视会员免费骑自行车。二是引入不同目的的资本,摩拜单车和ofo进入的资本还很有限,还有大量的资本没有找到可进入的领域。三是引入不同的自行车厂商,譬如永久、飞鸽、吉安特等这类还未入场的自行车厂商。
热门的领域更多的是定义差异化、定义打法,整合什么样的资源,能不能快速规模化,能不能比别人融到更多钱,而不在于单个模型算下来经不经济。每个人应该严肃对待创业,创业是个挺消耗人的精力、财力,甚至创业者是需要花掉陪伴家人的时间。所以,在选择创业路的时候,能避开不适合自己的方向就是一种成功。创业最怕的是,从某个细分领域切入,做到四五年后发现这不是你的菜,机会成本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