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口中“最努力、最勤奋”的人,25年商战锦囊,卫哲首次无保留公开
股融易注:从小秘书到副总再到阿里巴巴CEO,卫哲独一无二的传奇经历,已经成为所有创业者和职场人的精神教父。
他是马云口中“最努力、最勤奋”的员工。
24岁,从负责翻译工作的秘书,他用3年做到了万国证券副总。
29岁,在普华永道破格晋升两次,他成为最年轻的合伙人。
32岁,从代理总裁到正职,他成为世界五百强百安居最年轻总裁。
36岁,与马云义结“光明顶”,担任首席CEO,带领阿里巴巴上市。
41岁,他转身离开,创办嘉御基金,出任董事长,马云、李泽楷为他站台。
……
短短的十几年时间,他走完了许多人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人生经历。他却说:“永远在寻找自己最弱的地方。”
他有如书生:精致的眼镜下,藏着一副时刻冷静的神情。一丝不苟的领带和灰色西装套装是他一贯的风格。语调很低、低调内敛、谦和有礼。
他又如一个游僧:到任何一座庙,都是半路出家,不同的是,这个半路和尚,在漂泊江湖中一路悟道,每一次职场转换,都是他克服职场短板后的一次螺旋式跃升。
对于事业,他说成功没有捷径,人生需要规划;对于未来,他说要在40岁退休,走上讲坛。
他就是卫哲,时年48岁,一个用一生在演绎传奇的中年男人。
从秘书到最年轻世界五百强总裁
他一路逆袭,超越自我
很多人将卫哲的职业生涯视为自己终生追求的“传奇”。大学毕业9年,卫哲从一名小小的秘书做到史上最年轻的世界五百强企业总裁,他的职业发展道路几乎是火箭式上升。
他是最在乎细节的秘书。1993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卫哲,在曾被称为“中国证券之父”的万国证券总经理管金生身边做秘书,这是他人生的第一份职业。
即使身为秘书,卫哲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老板喝一杯水多长时间,多久换一个打火机,老板看过的报纸,他也会剪裁下来,用来引导自己下一步的工作。
对细节的极致要求,也让管金生对他身边的这个秘书刮目相看,并逐渐放开手脚,让卫哲做更多的尝试。
卫哲也因此一路高升,年仅24岁的他,就出任万国证券资产管理总部的副总经理,也成为当时国内最年轻的副总。
他是“四大”最年轻的合伙人。离开万国证券后,为了弥补自己的财务短板,卫哲选择加入普华永道,从小小的财务顾问做起。
1997年,他主动要求做纯英国的并购业务。商业环境陌生和客户不信任的挑战,使他整整半年没有接到一单,许多人对卫哲产生质疑。
但卫哲很清楚,这是他必须迈过的一关。一边学习财务知识,一边腆着脸面去拜访英国企业,无论大小,挨个拜访,免费为他们做财务工作,赢得企业主信任。就这样坚持了半年,卫哲终于赢得第一单。
此后,卫哲越战越勇,不仅在一年内被破格晋升两次,当上收购及兼并部高级经理,还成为普华永道史上最年轻的合伙人。
他是最年轻的世界五百强总裁。为了弥补自己管理大团队的短板,2000年,卫哲毅然离开普华永道,加盟做建材零售的百安居,在百安居,他也是从小小的财务经理做起。
在百安居,卫哲频频请缨,主动要求增加任务,最多的时候一个人干了七个人的活,同时分管着9个部门。
2002年,32岁的卫哲当仁不让,以绝对的实力出任百安居中国区总裁。他也是当时最年轻的世界五百强企业总裁。
在其治下,百安居在中国的门店由5家扩张到了50多家。三年内,营业收入由不到一千万美元,提升到了10亿美元。
卫哲的每次跳槽都是减薪跳槽,但是每一次减薪以后他都能够在一年内使薪水调整到比以前还要高。
在他看来,他的极速成长是适合每一个人的。“只要按照规划行进,极速成长是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理论上几乎所有人都适合这种极速成长。”
从阿里CEO到嘉御基金总裁
他开启征程,实现自我
胜任百安居的工作以后,卫哲的梦想就是管理一家在全球行业内领先的中国公司。
2006年11月,在马云的盛邀下,卫哲出任阿里CEO,也开启了他新的人生阶段。卫哲所要做的,不是创立这个企业,而是带领它逐渐壮大,走向世界。
卫哲曾说,没有离开百安居的理由,但有很多加入阿里巴巴的理由。
1.阿里巴巴从事的是电子商务,自己过去的经验是商务,阿里巴巴可以给自己带来没有接触过的“电子”;
2.百安居的跨国采购经验使自己对买家的需求非常熟悉,可以为阿里巴巴提供买家服务方面的经验;
3.自己有带领团队从200人增加到13000人的经验,可以帮助阿里巴巴在高速成长中减少成长的烦恼。
在阿里,卫哲负责阿里超过10年的老业务,是电子化水平极低的中介业务。而更重要的是,卫哲加入阿里时,适逢全球金融危机爆发。
但是,卫哲不负众望,在他担任CEO期间,阿里的季度营收从5亿元,增长到14.5亿,净利润从1.5亿元,增长至3.66亿元。
营收增加近3倍,利润增加1.44倍。他带领阿里,成功完成IPO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2011年,卫哲离开阿里,从职业经理人,转身成为投资人。
离开阿里后,卫哲迅速成立了嘉御基金,进入风险投资领域,也成功吸引老东家阿里掌舵人马云、香港“小超人”李泽楷纷纷入股。
如今,七年已过,卫哲带领嘉御基金已经成功投资了几十个项目,并成功退出了包括PPS、91助手、500彩票网等项目。
历经了CFO、CEO等众多光环的卫哲,认为最快乐和最有意义的事,已不仅仅是运用自己的经验去创业,而是去帮助更多的人领略商业智慧的精髓。
作为嘉御基金的掌舵人,卫哲始终围绕着互联网、电子商务、零售这三个熟悉的行业进行投资。
在卫哲看来,熟悉的领域,才能对行业判断得准,看项目看得准,帮助别人能帮到位。
合伙、营销、招聘、零售
25年商场沉浮,他总能一语直击最本质问题
有人问:“你怎么升得这么快?”卫哲回答:“我一天干14-16个小时,干三年就相当于一般人干五六年,干六年的人也应该是这个位置了。”
“火箭式急速上升”,是人们对卫哲职业发展的最多评价。但人们似乎忽视了,虽然快,但是他步步为营,做到了最扎实、有效的迭代。
卫哲认为:“火箭式提升是逐级而进,完成前级再进入后级;而跳跃式提升是去越级地跳过很多必须经过的历程。”
9年来,卫哲从最基本的秘书工作,到部门助理,到副科长及科长,到部门副经理及经理,然后是副总监及总监,再到副总裁并最终到总裁,其中没有一个岗位被他跳过。
如果跳过某个岗位,就必然会有业务知识或管理经验的空白点,所以他反对跳跃式发展。“跳跃式提升可能会带来短期的辉煌,但不可能获得持久的成功。”
他谈用人:企业在招聘时最容易犯两个错误。
错误一:下放招聘权。
这往往是一个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灾难的开始。很多中小企业老板,觉得招聘是人事经理的事情,自己最多找几个高管。这是极其错误的做法。
招聘是老板、每个业务部门主管的事情,人力资源最多起到辅助的作用。也就是招聘的决策权,必须是在业务部门。
错误二:总要找精英、专家。
不要总想着去找专家、精英。专家、精英、人才在你公司规模这么小的时候,凭什么加入?
让平凡的人做平凡的事,形成“人才地级差“。
就好比,如果你这个岗位的预算是月薪1万元,建议不要从现在收入8千元的人群中找,因为你给他1万元,他并不觉得感谢,并不觉得翻身了,他觉得是应该的。
他谈合伙人:中国大量的公司,并不真正理解合伙人制
你觉得给他一个“合伙人”的名号,给他一点股份,好像就是合伙人,其实不是。
合伙人的真正本质是什么?
首先,合伙人是票决制,一人一票,跟你持有的股份无关;其次,合伙人制,跟你的级别无关。
真正意义上的合伙人与伪合伙人的区别就在决策权上,而不是体现在经济利益上。
好的合伙人制度最大的好处是有一个集体决策的机制,防止创始人动力过足,刹车失灵、刹车无效。
他谈新零售:新零售最大的优势在于高效、获客成本低。
新零售一定是对原有零售门店加以利用的,传统门店的优势就能体现出来:传统门店的客流几乎零成本,只是你没有抓住把客流转化为用户经营而已。
而传统零售有两个成本不可避免上升,一是房租成本,第二人工成本。
新零售要解决传统零售两个问题:让传统零售人效,人均产出大幅度上升;让每平米产出大幅度上升。
这也是新零售应该发挥优势,实现到突破的地方。
他谈销售:销售员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对KP 。
如果你在阿里巴巴受过训练,就知道阿里销售员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找对KP(Key Person),也就是关键人、公司的决策者。
为什么他们这么费劲地找KP(Key Person)?2B业务的核心是KP决策,不同公司的决策人不一样。由于所以你很难用网络去抓,所以使用互联网思维、新零售思维都不对。
这个时候,你应该换一个思维:销售不是经营产品,而是经营人。
创业者、企业家、职业经理人、职场人
为什么所有人都爱听卫哲?
从小秘书到副总再到阿里巴巴CEO,卫哲独一无二的传奇经历,已经成为所有创业者和职场人的精神教父。
如今,百战归来,卫哲兑现了自己40岁后走上讲坛的诺言。
他不仅成绩斐然,他的经历还影响着无数的求职者、创业者和企业家。
in创始人黑羽:“卫哲老师的淡定从容,谦和人生态度一直是我所佩服和敬仰的。尤其看到他平时很多的分享中,虽然平和,但是直切很多商业模式和创业的要点,让你能把握到一个大势的脉搏。所以卫哲老师的课程,我是强烈,强烈推荐的。”
贝贝网CEO张良伦:“听说卫总要开课了,很是期待,卫总是我在阿里巴巴工作时的Boss,那时就经常会听到他富有感染力的分享和精辟深刻的观点,后来创业后有幸与其沟通过几次,每次沟通都让我深受启发,其分享的文章我们也会传阅拜读。”
挖财网董事长李治国:“认同卫总说的没有效率的增长等于是自杀,这两年因为投资环境趋好甚至趋热,导致大家忘了基本功的建设,任何一个团队人员越多,越需要关注效率的管理。”
了解过卫哲经历的人,都会好奇,为何卫哲每次都能快速实现蜕变,从低谷攀上下一座人生高峰,实现人们理想中最完美的跃迁?
他说:“个人会遇到的外部客观障碍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所在行业出现了发展瓶颈,另一种是企业自身不再成长;个人主观上的瓶颈也有两个:一是没有看到自己的短板,二是不敢挑战自己。”
只有清楚认识和深刻分析自身的短板和所遇到的障碍,从而有的放矢,这决定了一个人、一个企业能走多快、走多远。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于刚刚起步的创业者:每年加入创业大军的人无数,但绝大部分的创业公司都活不过2年,什么原因让创业公司走向倒闭?
核心问题在于,许多创业者基本的创业水平不足,不仅抓不住创业的核心要素,连最基本商业模式都不懂。
而最好的商业模式永远不是一成不变的,商业模式的迭代,所依据的不是所谓的风口,而是顺势而为。
风口会过去,窗口会关上,只有懂得顺势的企业才能活得长久。阿里能够取得成功,是每一步都在顺势而为,这是卫哲担任阿里CEO5年来,最深刻的体会。
懂得顺势而为的创始人,不是将精力放在技能培训上,而是做使命、愿景、价值观的培训。
于企业家、高管:盈利永远是核心的话题,对于企业而言,最难的是做到长久、持续的盈利。而保持持久盈利的核心就是找到企业的盈利模式。
“你盈利了,不代表你有盈利模式。有盈利模式,不代表你今天能盈利。”在卫哲坚信,一个企业该赚的钱一分也不能少赚,该花的钱一分也不能少花。
作为一个企业家、高管,最忌的就是目光短浅,略有盈利就沾沾自喜。卫哲认为,大公司简单能用钱砸死你的事情是最可怕的。
于传统行业从业者:许多传统企业在互联网时代转型的路上,就已经不断受挫、举步维艰。随着人工智能的浪潮逐渐袭来,阿里、腾讯、华为、小米等行业巨头迅速布局人工智能。
这对于许多传统行业从业者而言,是实现弯道超车的绝佳时期,然而大多数传统企业,面对人工智能,犹如无头苍蝇,找不到突破口。
卫哲认为,传统企业所犯大忌就是不能从小入手。“不要把人工智能想的多神秘,最早的人工智能其实就是品控,从品控入手,传统企业能迅速成长,在人工智能时代有效圈地。”
于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求职者:走弯路是很多人难以避免的,但又不得不承认这非常可惜。从个人成长来说,应该提倡极速成长,避免少走弯路,这样才能脱颖而出。
在每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是明确的规划和自我总结。每走一步都要自我总结,是否走了弯路,或者说,是否荒废了自己的青春。
卫哲独创了自己极速成长的“三张报表”来规划职业生涯。在40岁以前不要去考虑工资或者拥有金钱的多少,也不要过于在乎职位的高低。争取在职业规划中的前十年,每个岗位力争用两三年的时间去突破。
“很多小公司,你去了以后就给个总监的头衔,但其实也就是个主管的责任;在很多大公司,你可能没有获得总监的岗位,但你承担的责任就是总监的责任。”
他说,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在这个岗位应该履行的责任到底是多少。
完美的职业生涯,极速的成长经历,25年的商场起伏,卫哲总能用最直观的语言,直击最本质的原理,一语道破所面临的问题,并告诉你如何化解。
他不仅让很多创业者、企业家更快地实现突破与转型,也帮助了很多职业经理人、高管、求职者实现了职业生涯的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