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热门标签

Keep天使投资人刘国炜:做天使投资的四个阶段

天使
2017-04-17 12:58

投资人简介:刘国炜先生是泽厚资本合伙人,曾投资“宝贝玩啥”、“爱瘦”、“keep”、“取暖”。


长江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工程硕士、和厦门大学理学学士。拥有丰富的海内外投资、咨询、及运营管理经验。


参与创立了原子创投。投资的早期公司有将近30家。曾经为多家上市公司提供战略管理咨询服务,如香港上市的金蝶软件,创业板上市的神州太岳,主板上市的三全食品。


曾经服务于多家欧美高科技企业,曾在欧洲意法半导体公司,美国美光,应用材料公司担任亚太区管理职位,对高科技公司的研发,运营管理都非常熟悉。



回顾一下自己的投资大逻辑,我是把股权融资风险投资(VC)看作一种生产工具,银行的债权投资是另外一种生产工具。对于企业来说,如果创新的速度很慢,债权是很好的工具;创新的速度加快以后,股权变成了更好的工具,特别是在创新比较活跃的领域。



回头看美国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其实VC是随着半导体行业发展起来的。半导体公司上市之前,没有不拿投资机构钱的,因为没有获得投资的公司,都被那些获得投资的公司在创新速度打败了。所以美国的VC在60年代起来,而不是30年代。


这是VC,天使投资是VC的一部分、更早的阶段。回头想想,2012年自己看移动互联网这一波浪潮,我感觉老牌的VC机构收获不多。收获最多的是经纬中国,他们在2010年到2014年坚决投资移动互联网。在这段时间,天使投资战胜了VC!


更早期的天使投资为什么胜出了呢?我觉得移动互联网这一波创新的速度比半导体产业创新速度更快,只要早拿到投资三个月到五个月,就能领先一大步。VC通常要用三个月做投资决策,但决策快的天使投资当场就可以确定。因为钱投资额更少,更快做出投资决策的时候,拿到钱的创业者在三个月之内就可以取得很明显的先发优势。那时候的流量成本都非常低,三个月就已经领先了,先发优势那是非常强的。


为什么移动互联网这一波起来的那么快呢?因为移动互联网用100万到200万元人民币就可以投,可以做出产品的原形,创新的速度大大加快。现在虽然大家还在说天使投资还是春天,是黄金时间,但我觉得最黄金的时间过去了。移动互联网一大波的创新过去以后,人工智能(AI)和智能制造的创新速度很快,但是这些创新需要的资本不是100、200百万人民币能够撬动的。我个人觉得,现在最好的投资额度是在100万美金左右。还试着用天使的资金量,和别人做出不同的产品,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的。


我自己感觉,在中国做早期投资的机会还是非常大的。我们可以非常明显的感觉到,大的经济体带来的优势非常明显。移动互联网这一波行情起来的时候,整个欧洲基本上没有出现什么优秀的公司,整个东南亚基本也是如此,大部分跑出的公司是在中国和美国,因为中国和美国的市场太大了。未来主要的创新必然是在中国和美国,小的经济体会更加困难。


对于整个中国的创新中心,我自己感觉从北京到深圳迁移的路上。远的来讲,中关村、清华、北大、北航、北邮一大波好的学校在北京,但是在智能制造、工业4.0等很多方面,其实北京比深圳落后蛮多的,而且深圳政府支持的力度也是非常大的。深圳整个城市更有危机感,对于整个产业升级,政府做了更扎实的工作,北京相对来说政治上太宏观了,没有落实到下面。而且在落地的过程中间,我感觉深圳是有思想的,哪几个产业要怎么样。深圳政府敢做这样的扶持,北京和上海都差一些。


做天使投资的四个阶段



做投资这么长时间,我的投资逻辑可以用四个词来形容:


第一个词是“如洞之闲”。我们要看大量的项目,在看任何行业和项目的时候,对特定的行业,特别是新领域,在刚开始接触的时候脑子里是没有什么东西的,脑子空空如也,这个时候是没有办法来投资的。有潜力的地方,刚开始也是如洞之闲。有些行业方向,我自己的感觉就是脑子空空如也,没有什么见解。


第二个词是“如泥之黏”。在看了很多项目之后,很多信息进了我的脑袋,当时我还没有能力进行梳理,信息在我脑子里是浆糊一样,非常黏稠的。我有很多信息,但是没有办法帮助我做清晰的判断。


第三个词是“如土之浅”。随着看的项目越来越多,慢慢的就有了一定的判断和见解,但和真正的优秀的创业者比起来,还是非常肤浅的。我和创业者交流的时候,觉得他有亮点能超越我的思考层次的时候,我有可能救会投。为什么要这样来投呢?这个阶段有时候比较痛苦,有时候又比较兴奋,不知道自己多深多浅,因为逻辑已经通了,有可能是非常浅的,投的过程中会越来越深,在加深的过程中,能够投到好案子和大案子的可能性就提高了。


第四个词是“如石之坚”。最后,当我觉得对行业通透得了然的时候,会形成自己的真知灼见,就很不幸进入到如石之坚这个层次。你的脑袋和石头一样坚硬,看不到一些新的案子、新的机会了。


我觉得在“如洞之闲”阶段,是千分之一的机率投到好案子,“如泥之黏”阶段,是百分之一的机会,这两个阶段不要投,因为机率太低;“如土之浅”的阶段是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三十的机率,但是这个机率已经足够了;在“如石之坚”的阶段时候,我们进入到否定案子非常快的地步,因为你已经形成了非常清晰的“真知灼见”,但是新的信息已经没有办法进来了,特别的容易错过大的案子。


要在“如土之浅”和“如实之坚”之间不断下注



我举几个例子。


2014年的时候,我的一位同学给我推荐一个也算是“共享汽车”的项目,估计也就1000万左右的估值,没有投。我至今还没有看明白,觉得逻辑上不太通。后来有人投了,融了很多钱,我也不知道这个项目到底怎么样,我感觉没有做起来。但是因为他们是在“如土之浅”的阶段投的,他们肯定知道了在共享汽车方面,有哪些东西是很难做到的,逻辑上是不通的。后来他们投了如日中天的共享单车项目。如果是不投前面的项目,是没有办法对共享这个概念有那么深刻的理解的。这个理解使得他们在共享单车的事情上非常有优势。当然,如果他们已经进入到“如石之坚“的阶段的话,这个项目就会错过了。


有个朋友做了个项目叫“每日瑜珈”,现在也有3000、5000万的用户了,当时几十万用户的时候我错过了。但是我心里面已经投了,对那个东西有一些认识。我自己觉得短视频是一种表达,表达得更加时尚一些。我觉得很多男生不应该是它的用户,有一些女生是,为什么呢?因为我自己也理解了,健身是一种颜值的表达,那些年轻人没有办法在财富和社会地位上和别人比,但是他的身体比你好,这个是一个表达。你进去看的时候,你会发现里面有一群身体非常好的人在秀自己。


我们在“如土之浅”的阶段形成了一定见解的时候,会发现把这个系统完善一些、有洞见一些,就可以投更多的项目。当年投的第一家手游公司,获得很好的回报,但是除了这家手游公司以后,其他的手游反而没有这么大的回报;投完Keep,也没有什么健身类的大项目。但是,我们不会忘记,我们投Keep之前也投了另外一个项目叫“爱瘦”,是因为有这些“如土之浅”的基础,我们才投中Keep的。


进入”如石之坚”的阶段,错过就错过了,有些人还是在不断挑战自己,希望能够找到一些好的项目。但是一旦形成特别深刻的认知,时间成本是非常高的。YY的投资人在视频直播没有起来的时候我们就沟通了,整个视频直播基本没有看,我觉得他讲的逻辑直接进入到“如石之坚”的程度:一个直播的平台,网红需要吸引到平台上,分享平台的利益(送花、送车);那些用户原来在YY的时候,花一、两个月钱就不花了,一直老花钱的人不多,平台又要靠广告把别人拉进来。这样算下来模式可以,但是没有那么性感。但移动互联网这一波起来的时候,是可以做分散化的,网红的数目是把地区分散化了,模型和原来不一样了。现在我知道这些已经没有用了,我觉得没有办法说后悔,如果已经认识到比较核心的事物,如果不做出判断,错过是蛮正常的一件事情。


投资的时候,要在“如土之浅”和“如实之坚”之间不断下注。靠勤奋是可以让基金保本的,这一点我觉得没有问题,但是要获得多少倍的回报,我觉得是非常看运气的。我自己还挺崇拜巴菲特的,他前十年的平均年化回报率是30%,后面的平均回报率是22%,最近13年的回报率只有8%,我觉得资金体量大之后,很多标的是没有办法玩的。


对于想做创业投资的人,我的建议是必须谦卑。谦卑是一个容器,能装进东西,把自己的脑袋变成空空如也,慢慢的变成如土之浅,才能做投资。

天使
文章 866 
浏览 906753 

相关资讯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