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热门标签

戈壁创投徐晨:VR行业存在投资机会 但并不像大家想象那么火

天使
2016-12-04 14:49
投资人简介:徐晨先生,戈壁创投合伙人。他拥有超过十年的风险投资行业经验,是中国风投行业最年轻的创投合伙人之一。他曾被评选为年度新锐风投人物、40岁以下明星风险投资人等奖项,也曾为行业内外如《中国风险投资院》、《东方企业家》、《投资与合作》等多家媒体撰写专栏。

投资阶段:初创期

投资领域:电子商务、生活消费、移动互联网、社交、医疗健康、硬件、交通出行等

投资案例:CSDN、旅行者、数码媒体集团、亿动传媒、途牛旅游、汉柏科技、品果科技(camera360)等


徐晨介绍,投资人对VR的关注早在“元年”和“寒冬”之前就已经存在。在2007、08年的时候,还没有Oculus,也没有Cardboard,但已经有VR了。

不过,徐晨认为,从2007年到2013年,整个产业不太成熟,还没有达到普及的状态,主要有下面几个原因:一、技术没有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二、内容制作方本身来说,制作成本其实总体来说是偏高的; 三、进入门槛很高,因为航天航空牵扯到数据的问题,很多数据都是来自于国外比较大型的飞行器公司;四、这些业务在国内有一些政策方面的限制。

后来,徐晨发现,整个的行业发展还是很大程度受到硬件厂商的限制,包括显示技术,材质重量,还有长期存在的眩晕反应。

为什么没有投硬件?


虽然戈壁认为硬件是VR行业发展的限制,却没有投VR硬件创业公司,而是投了两个内容方面的项目,或者也可以称之为VR+的项目。

当时,徐晨他们把国内主要的头戴设备创业公司看了个遍,最后并没有投资,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市场壁垒并不高。我们预期整个供应链的成熟会很快,这块再经过两到三年,包括成本、技术解决方案,都会大幅度的成熟。那时候就会像PC或者手机一样,回到操作系统。而且大厂都有自己的VR战略,一个新的厂商能否突破出来很难说。

二、最主要的担忧还是场景的问题。头戴这块,我们其实看厂商看多了以后,觉得大家其实更多强调的还是在性能方面,对用户场景没有特别好的诠释。我觉得其实现在可以给大家想象的应用场景,无外乎那几个,一个就是那些大型的应用场所里;第二种就是和终端产业相结合,这块目前也没有哪一家真正意义上能够有非常强绑定;第三个可能是走所谓的跨终端路线,就是自己能够产出来一系列的内容,那我觉得这其实是在借助别的平台。所以场景其实说到底,没有看出有什么样的特点。

戈壁投的两个内容方面的项目,虽然跟VR相关,但他们其实更多是看行业的切入点,而不是以VR为卖点。

徐晨认为,目前VR行业严重缺乏内容和用户场景,现在的用户还不是广义上的C端用户,VR要普及至少还要五到七年时间。“所以在这个点我们更多的还是看行业应用多一些,个人应用方案其次。”他说。

“多数人是被概念给吸引进了这个行业”


今年下半年开始的VR“寒冬”论,其实是与之前资本市场火热的VR概念相对应。徐晨认为,VR市场的火热与去年很多上市公司在这块布了很多局有一定关系。

上市公司都把这个作为一个题材在对外做宣传,特别是和IT相关的公司,比较厉害的就是暴风,包括小米、乐视都有提到这个事。

许多人其实对技术本身并不了解,更多的是通过上市公司对它的概念教育来做。而上市公司本身在卖的产品其实是行业里面非常低端的产品。

从这点来看,其实多数人是被一个概念给吸引进了这个行业,的确是存在泡沫,而且很多人投资对整个技术平台或者技术的理念并没有一个非常成形的概念。

徐晨表示,目前VR领域,大厂还在摸索的过程,这个行业有很投资机会,但并不像大家想像的那么火。包括另一个很火的概念——人工智能,的确存在一些投资机会,但并不是说有广义的投资机会,“并没有到所谓的可以广泛地撒网”。

既然有泡沫,就会有破裂的一天,那么哪些公司会在泡沫破裂之后死掉,哪些公司会活下来呢?徐晨的回答是:

我觉得不少做头戴的公司可能会慢慢退出市场。

而活下来的公司有两类:

有一类公司可能就是一直做的很小,也做不大,但是它能存活下去;

第二类是擅长研发,拥有核心技术的公司。

徐晨认为国内也有可能出现平台型的公司,但更有可能是阿里、腾讯这样的公司,“现在这个阶段是看不出来的,我觉得可能要到四五年以后”。
天使
文章 866 
浏览 906706 

相关资讯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