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42岁创业15年,三次大起伏后血泪反思
股融易资讯今日话题
---
他42岁创业15年,三次大起伏后血泪反思
赫畅,42岁,已创业15年,经历了三次起伏。其中最著名的是黄太吉,由赫畅运作的传统煎饼店迅速成为炙手可热的网红餐厅,被誉为“互联网餐饮鼻祖”,估值高达25亿元。当时赫畅三十出头,备受资本追捧,风光无限。
然而,声名来得太快,赫畅的野心也随之膨胀。他陷入了成功后自我强化的陷阱,不满足于仅仅经营煎饼。黄太吉开始扩大品类,涉足炖菜、小火锅、饺子等多元领域。甚至不满足于仅仅从事餐饮业务,赫畅投入巨资推出了自称为“航母式”的外卖服务平台,试图进入互联网巨头的领地。然而,回顾过去,赫畅表示正是这一步导致了黄太吉的失败。
鲜花和掌声变成了嘲讽和指责,这对他来说是心理上的一道关卡。与此相比,现实中的困境更加艰难。他提及了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那是他第一次被列为失信人、被限制乘坐飞机。他突然发现自己无法购买机票,但第二天他有一场重要的谈判在深圳等待着他。由于没有驾照,他只能求助朋友,三个人从北京出发,连续开车26个小时。
这样的经历让他变得麻木。他说:“古语说否极泰来,每次我都以为已经到了最低谷,但没想到前面还有更大的坑。”然而,他并不希望将这种感受渲染出来。他说创业的过程难免困难和尴尬,但只要不放弃,一切皆有可能。
这也是他近十年来得出的体悟:创业之路多败少胜。创业者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面对失败,而不仅仅是如何取得成功。上山之时就要考虑下山之路。赫畅已经走过了这条路三次,他自嘲地说:“在绝路这条路上,我确实比较熟悉。”
现在,他希望将自己在创业路上的见闻、感受、挣扎和救赎分享给更多的人听。
在创办黄太吉之前,赫畅有过卖盒饭的经历,还在百度、去哪网和Google等公司工作过。之后,他与英国M&C Saatchi(尚思集团)合作,在中国创办了一家互动营销公司,经营了三年多。
到了2012年,赫畅感到作为合作方很辛苦,并且积累了一些互联网营销的方法。他开始思考是否能在中国出现像麦当劳、肯德基那样的连锁快餐,并且觉得餐饮行业可能有机会。他通过这样的思路,想到了煎饼果子。尽管赫畅对餐饮业并不了解,也没有出生在煎饼果子世家,但他从零开始创办了黄太吉。
黄太吉的第一家店于2012年7月28日开业,仅用了几万块的投资。但在接下来的15个月里,不断有投资人找上门来。黄太吉的热度和流量不断增加,资金也逐渐充裕。黄太吉的估值达到了25亿元,累计融资达到3.6亿元。
赫畅回顾当时的心理状态,他说自己在成功后陷入了自我强化的过程,越来越相信自己是正确的。这种自我强化的状态让他无法看到风险。他意识到成功会让人陷入这样的陷阱,因此在之后的创业中,他更加小心翼翼地察觉自己是否陷入了这种状态。
黄太吉在2013年真正爆红起来,赫畅开始探索多元化发展的可能性,尝试推出水饺、火锅、东北炖菜等不同品类的子品牌。然而,这些尝试并没有取得成功。赫畅回顾时认为这可能是战略冒进的错误,但他也指出这些尝试对黄太吉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练兵机会,并没有造成实质性的损失。
当时正值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资本追逐共享经济的热潮。在这种狂热的氛围中,很难保持冷静,因为赫畅眼见着这些商业机会可以实现。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机会,赫畅作为一个领兵打仗的人,很难选择不行动。尽管走了弯路,但赫畅认为这些经历让黄太吉得以生存下来。
因此,赫畅并不认为多元化是黄太吉的致命伤,他认为失败的原因可能在于其他方面。
赫畅的反思是:从企业“一号位”的角度来说,我可能太善于做产品了,这就像作为一个领兵打仗的统帅,过于擅长磨枪了。
其实大家总觉得我是做营销的,事实上,黄太吉的任何一个产品、服务细节都是我去做的。但问题就是,因为过于追求这些细节,又被日本的匠人精神影响,就觉得东西只要做得很精致就可以了,但是企业的生死较量不在这个层面,而在于创始人对方向的选择,对大战略的取舍。
但现在看,这个自我强化的过程,其实也是自我麻痹的过程。所以我就说,“自洽”这个感觉很危险,因为逻辑很清楚,但结果可能很悲剧。
做企业要谋大,还要谋久,谋久就在于跟别人的耦合关系。
创业还是一件实打实的事,没有什么所谓的武林秘籍,也没有成功的方程式,说白了就四个字——实事求是,务实一点,当时所谓的商业标签“中国式麦当劳”“航母式外卖服务平台”,其实都是忽悠人的东西,我把自己都忽悠了,是真信了,但今天回过头来看,口号听起来振奋人心,但它是错的。
创业就是这样,即使你赚到很多钱,即使现在很成功,也仍然要有敬畏之心,上山的时候就要想到下山的路。黄太吉2018年就结业了,但对于我这个创业者来说,这个故事到现在还没有完结,今天我还在还它欠下的债。这次我要去长沙讲线下课,19号的课程,我15号就要出发,因为又被限高了。
别人可能说你前面很成功,所以走下坡路一定很难受,反而我没有这种感觉,因为我平静地接受了我得下山。
对我来说,只有一场战争,就是一个人的创业战争,之前的三次创业,黄太吉也好,徕米也好,都只是一场一场战役,战役可能失败了,但决定一场战争胜利的不是赢得多就行,只要不下牌桌,一切皆有可能。
我以前一直想做个强人,今天尽量做个好人,以前可能是做有想法的人,今天要做一个有办法的人,以后做个有章法的人。
创业不是靠打打杀杀,不是冲得猛就能赢,是靠长远的眼光、靠格局、靠战略。
股融易资讯:科技、资本与经济动态
---
亚马逊 CEO 贾西发股东信:生成式 AI 将成亚马逊新支柱,承诺削减成本
亚马逊CEO安迪·贾西在2024年年度致股东信中承诺,公司将加大在人工智能等新领域的投资,同时继续寻找控制成本的方法。贾西强调建立「原始服务」的重要性,以保持公司的长期弹性。他还表示,生成式AI将成为亚马逊下一个关键业务支柱,并乐观地认为大部分改变世界的人工智能将建立在AWS之上。此外,亚马逊宣布人工智能先驱吴恩达加入公司董事会,并推出了一系列人工智能相关工具和服务。
报告: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加剧全球网络风险
德国慕尼黑再保险集团报告指出,随着人工智能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全球网络风险不断上升,特别是勒索软件威胁日益突出。网络攻击将趋向自动化、个性化,并利用人工智能进行大规模、多语言传播。网络保险市场规模在过去五年内增加近两倍,预计未来将继续增长。同时,人工智能技术也将帮助提升网络防御能力,加强攻击追踪和识别。
ChatGPT 首次公开出现在电视剧音乐创作人员名单中
印度泰卢固语喜剧《SavetheTigers》第二季在演职员表中标注了ChatGPT,这是AI聊天机器人首次公开用于音乐创作,展现了电视剧团队在人工智能署名方面的透明度。
李彦宏:大模型开源意义不大,闭源才能走通商业模式
李彦宏在内部讲话中对大模型开源与闭源的路线选择等话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闭源模型在能力上会持续地领先,而不是一时地领先。模型开源不是一个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情况。反观闭源,是有真正的商业模式的,是能够赚到钱的,能够赚到钱才能聚集算力、聚集人才。闭源在成本上是有优势的,只要是同等能力,闭源模型的推理成本一定是更低的,响应速度一定是更快的。
苹果小米华为前三,Canalys 预测今年全球可穿戴腕带市场增长 7%
Canalys预测,2024年全球可穿戴腕带市场将增长7%,基础手表是唯一实现增长的细分市场,同比增长达25%。华为和小米通过改进设计和材料质量、扩大产品组合等策略,提升了基础手表的吸引力,并在市场中巩固了地位。越来越多的中国智能手机厂商选择使用WearOS平台,对三星和谷歌构成竞争压力。到2025年,可穿戴腕带设备的整体出货量有望达到2.17亿台,其中智能手表的增长速度将超过其他可穿戴腕带品类。
高盛:制造业表现强劲,上修中国一季度GDP增长预测
高盛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闪辉及其团队日前发表研究报告,上修中国一季度及全年GDP增长预测。高盛研究部宏观经济团队认为,中国1月至2月经济数据总体超过预期,3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高于市场共识,同时近期高频数据显示出经济韧性。基于制造业的强劲表现,高盛宏观经济团队将中国一季度实际GDP环比年化增速预测从前值5.6%上修至7.5%,这意味着一季度GDP同比增速从前值4.5%上调至5.0%。
以下是【股融易资讯】为您整理的今日股权融资事件
---
知乎投资“面壁智能”新一轮融资
“面壁智能”宣布完成新一轮数亿元融资,知乎作为战略股东持续跟投,新一轮投资方包括春华创投、华为哈勃、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等。本轮融资完成后,面壁智能将进一步推进优秀人才引入,加固大模型发展的底层算力与数据基础,推动大模型高效训练、快步落地。
「鼎泰佳创」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
近日,深圳市鼎泰佳创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鼎泰佳创”)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由同创伟业领投。
茅台科创投资基金入股星赛生物科技公司
近日,青岛星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股东新增茅台科创(北京)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同时公司注册资本从约672.3万人民币增至约687.6万人民币。公开信息显示,星赛生物专注于单细胞维度医疗器械与科学仪器的研发与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