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应该如何找准融资的时机?
对于创业者来说,能否快速、高效地融资,是创业企业站稳脚跟的关键。而如何找准融资的时机,又是创业者能否成功融资的关键所在。当然,这也是让创业者颇为头疼的问题。股融易网摘录以下内容,希望能在这个问题上帮到大家。
1、选准时机,有钱也融资
完整的A轮募资过程可能会长达数月,过程中也免不了发生不可预期的情况。如果公司之前的业绩很好,而融资过程中业绩平缓或者下滑,会对投资者展现非常不好的信号,即公司遇到发展瓶颈。同时,等到公司账上没钱才开始融资,不免显得CEO缺乏规划,对之前的投资方而言也不够尽责。
一旦为了救急而引入错误的股东和董事会成员,不但会增加管理成本,同时还使你无法专注于公司发展,最终可能使得之后融资更加困难。除此之外,因为公司财务困难,在融资谈判中一旦拖延,很难谈到好条件,很容易、导致估值降低。
什么时间点最适合融资,没有完美的答案,但进行科学的判断有利无害。经济态势、产业动态、资本市场等,都会影响当时投资者的投资意愿。所以,了解这些重要经济引擎的状态是选择最佳融资时间的重要参考。今年什么领域比较热?明年热度是否还能保持?行业形势好的时候融资很容易,反之则很头疼。比如金融危机忽然来临,大趋势会导致整个互联网环境或者说资本市场都缩紧,可能因为几天的时间差融资就被迫推迟,这甚至会带来致命的影响。创业者一定要顺势而为,如果大环境不好就需要赶紧融资,千万不要一味等待更有利的机会。
除了宏观形势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可能催生融资时间点的情况,比如:公司需要有计划有策略地准备加大投入、快速扩张、抢占市场;竞争对手正在融资或已经融资,并且所在领域中资金会迅速提高竞争力,等等。
另外,公司一旦准备融资,必然会影响到其他方面工作的进度。为了让公司在融资期间依然保持高速运作,作为负责人可以考虑将一半时间花在融资上面,其余时间花在公司运营和产品发展上。如果公司内有其他创始人完全专注于内部业务则是更好的状态。
2、充分准备,制定融资策略
接下来,内部要确定一个融资的框架。出让多少股份,融多少资金?是否接受分期?是否接受对赌?期权池是否需要重新调整?这些都需要在正式融资之前确定下来,在当前的董事会内部得到一致意见,如果创始人独断专行,最终可能会导致前功尽弃。
通常融资额用12-18个月的公司运营成本来估算,但并没有唯一解或者最优解,只是一个“范围”。财务模型并不需要预估得非常精准,实际公司的运作也不一定会按预算表执行,创业团队最重要就是灵活应变。
至于对赌协议,弊端明显,可能透支长期发展或者破坏公司治理结构。即便要签署对赌协议,也需要调低双方预期,尽可能留出更大的空间。同时也要测算一下,如果输掉对赌协议能不能“输得起”,一定要把最坏的情况控制在公司承受范围之内,这样不至于输得一败涂地。
在确定融资框架之后,需要考虑是否选择财务顾问(FA)。财务顾问能提供什么作用呢?它会告诉你融资的注意事项,尤其是如果你第一次融资比较陌生的情况。财务顾问会提供很多帮助信息,比如融资应该如何控制流程、如何与投资人进行交流、如何选择投资方等。而且尽责的财务顾问有可能加入到公司与投资人的谈判过程中,对于争取更高的估值以及防范投资合同中可能包含风险的条款都能起到较大作用。不过,财务顾问参与到投资当中,同样可能带来潜在的负面作用。一方面,由于完成交易才能获得收益,所以有时候可能会推进一桩对公司并非利益最大化的交易;另一方面,不专业的财务顾问可能会索取股份、泄露机密,或者起不到太大作用却浪费了时机。一个好的天使投资者,往往能起到比财务顾问效果更好的作用,因为只体现出其中的正面因素。
在创新工场很多投资项目完成A轮融资的过程中,投资团队担任起了团队Mentor的职责,首先是帮助筹备并辅导团队的融资节奏及步骤,初期的规划决定了创始人时间的投入及目标的达成。无论是对于潜在投资人的列表,还是初步的沟通,工场投资团队都非常深度的参与其中。其次,由于很强的利益绑定关系,在融资中期,工场的投资团队也深度参与了谈判过程,随时保证就位。从某种角度而言,工场作为上一轮投资方,相比财务顾问而言对各种方案给予了更高的灵活度和实际推动。值得一提的是,法律团队面对各方的利益诉求和繁多流程,通常都是以团队的时间线及利益诉求考虑,这方面也是财务顾问较难做到的。
3、知己知彼,接触潜在投资者
早期融资的过程,就像从恋爱到结婚,需要日积月累,婚姻大事总是不能草草决定。因此,即使还没有开始融资,多让投资人认识你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投资人永远在找有潜力的团队,即使不能马上投资,他们也希望不要错过将来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投资人对你所从事项目的市场状况并不一定熟悉,因此让他们认识你的同时,也等于让他们了解你的市场。如果对方对你的项目感兴趣,会继续接触相关领域的专家、团队,更积极的去吸收关于这个市场的知识。等到你准备好融资时,你会发现他们对这个市场也有了更多的理解。
了解谁是潜在投资者,可以先通过行业领域、投资阶段、地域、活跃程度、是否已经投资业务类似的公司来筛选。初步列举之后,把可能帮助最大的挑出5-10家,剩余列出的先进行接触,在接触过程中一方面可以探知到当前的融资状况和投资方普遍的看法和担忧,同时可以修整你的融资框架、调整估值;另一方面可以使你在投资人面前表现得越来越成熟。此外,当你遇到融资受挫的情况时,这部分投资方也可以成为你托底的选择。
有时候,不在你列表中的投资方非常青睐你,需要非常谨慎地进行判断。首先,既然对方缺乏相关产业的投资经验,那代表他并不是很了解你的产品与商业模式。在不甚了解的前提下,却能够非常喜欢你,那只有两种可能的解释:他欣赏你的年轻冲劲或是经验履历,或是看中某个所谓的产业趋势。如果是后者,必须要非常小心。在产业趋势下,会有很多新公司投入其中,都可能成为对方的标的。在这样的环境中,为什么对方偏偏只热切追求你?很有可能的原因,是因为其他的团队都已经被选走了。已被选中的团队,往往有更显赫的背景或更合理的商业模式等条件,所以对方在没有选择之下,只好来赌看看你是不是一批黑马。当然,你可能就是黑马之一,但身为挑战者,需要的其实是更大的支持力量,对方的热情不代表是好的选择。如果他欣赏的是前者,同样危险,因为这是一种感性的欣赏,当他成为你的股东后,如果成绩不佳,那么再美好的前期形象也敌不过事态变化。所以创业过程常常要抗拒“简单”的诱惑,积极送钱的投资人就是一例。
最终开始与目标投资方深入接触的时候,要如何判断它们会不会给你带来真正的附加价值呢?可以注意观察他们在你的融资过程中是否有建设性的贡献。他们了解你的市场吗?他提出的问题是否也是让你辗转难眠的问题?你有从他的回应中学到什么吗?他对于你想要解决的问题有热情吗?
此外,需要把握好时机,比如现在需要深入接触的几家当中,根据你收集到的情报,其决策快慢不一,差别甚大,怎么办?那么可以先接触那个最慢的,再接触平均水平的,最后接触那家最快的。这样,有可能在短期内获得多份意向书,这样可以比较从容地做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