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热门标签

我,养生十余年,没有35岁焦虑!

潇湘Lee金融说
2022-05-18 13:44

文|螳螂观察

作者|陈小江

你有35岁焦虑吗?

相信即便未能亲身感受,至少也会对身边深陷“35岁困境”的人“感同身受”。翻看网络,有关“35岁焦虑”的热议话题更是层出不穷,且一直处于舆论中心。

35岁,不只是一个数字。在很多人眼中,这是一条若隐若现的“边界线”——横亘在职场、家庭、健康等人生各大角落。

在职场上,35岁被称为“职场荣枯线”;在家庭方面,35岁也意味着很多,已经组建家庭的上有老下有小,还未组建家庭的,也面临终身大事的抉择;而在个人健康上,“35岁”也被打上了“常见疾病分水岭”的标签。

基于此,「螳螂观察」采访了几位30-40岁左右的人士,他们有的是处于“35焦虑”舆论中心的程序员,有的是因为疫情暂停公司的创业者,有的从事快节奏的传媒行业......让人诧异的是,在他们身上似乎看不到“35岁焦虑”的痕迹。

「螳螂观察」了解到,这些不同行业的人身上还有一个共同点——非常注重保健养生,他们坚持去康养中心“保养自己”的习惯,都已经超过十年。来一起听听他们的故事吧!

一、比在家睡得还香,小儿子是“充值送的”

肖潇丨38岁 创业者、保险经纪人 每周4次以上

38岁的肖潇,是一个创业者,自己有开票务公司和旅行社,主要做航空票务这块,受疫情影响很大。据肖潇称,(公司业务)去年还好一点,今年基本全部停摆,3月份本来还有一批拉萨的客户,后面也全部退了。目前,则是认真在做保险这个事业。

同时,她还是一个尚处哺乳期的二胎妈妈。多重身份下,肖潇应该是网友眼中“35岁焦虑”人群的一员,但实际上她对此很“无感”。

目前,肖潇一般上午在保险公司开会、学习到11点,然后驱车一小时,到达常去的一家颐而康门店,吃饭、带娃、做康养项目。“不说天天去,周一到周五基本都去,一周至少4次以上”,肖潇说。

肖潇第一次去颐而康,是在2005年了,最开始常做的项目是“中式按摩”,现在一般做“艾灸”和“中医SPA”,两个项目每次都会做,中间再休息一个小时,一个下午就打发过去了。

让肖潇坚持十几年去颐而康,有多方面原因。按照肖潇的说法,现在跟他们(店里的服务人员)已经处成了一家人,在颐而康睡觉,甚至比在家里睡得还要香。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因为颐而康的技术——他们的调理师,基本十天、半个月就会进修一次,技术会不断提升。据肖潇介绍,她也去过其它一些康养中心,“但在手法上面,其它家没法(与颐而康)比。”

对颐而康技术有多信任呢?肖潇给「螳螂观察」讲了几个细节。

在二胎出生前,肖潇曾经怀过一个孩子,不过因为身体原因,怀孕20多天就胎停了。后来在怀二胎之前,就开始一直在颐而康做调理,基本每天都去。所以肖潇打趣称,她的小儿子是在“颐而康充值送的”。

在生完二胎两个月后,肖潇就又开始去店里做项目了。此外,像妈妈辈的阿姨们,有时扭了腰啥的,也会推荐去店里做。“不说能够完全恢复,一般很快就能缓解,很快”肖潇强调称。当然,如果要治病,那还得去颐而康颈肩腰腿痛医院,那是二级专科医院,这也是他们技术好的保证。

肖潇还有一个大女儿,12岁,也是颐而康的忠实粉丝。有时候肖潇做完艾灸回来,鼻子很灵的大女儿马上就能闻出来,并“责怪”妈妈——去颐而康又不带我。肖潇也会时常带大女儿过去,给她做小儿推拿等。

“自己有事的时候,就让她自己玩,那边的店员也会帮我带孩子,所以会很放松”,肖潇称。

二、定时定点保养,“全湖南老婆”最推荐去

陶然丨38岁 程序员 一周一次

作为程序员大军一员,陶然是难得的“35岁焦虑绝缘体”,当「螳螂观察」问到这个话题时,他的第一反应是“上有老下有小,自己千万不能倒”。

在他看来,自己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已经从细分赛道杀出一条血路,建立了“核心竞争力”,并没有太多职场上的焦虑。如果硬说焦虑,那可能就是身体上的焦虑还有一些——自己不能生病倒下这或许跟其此前的经历有关。

据陶然介绍,第一次去颐而康是十几年前的事,那时自己刚毕业,在事业上比较拼,肩颈劳损过度,很难受。当时,外婆家附近正好有家颐而康,于是舅舅就带他去了。当时做完的感觉是“哎呦,这个东西还有这么神奇的效果。”后面了解得知,这是一种中医相关的调理手法。

做了一段时间,肩颈没问题后,陶然就没有坚持去了。一方面年轻时拼事业为重,另一方面也跟刚毕业的经济情况有关。但是,没去之后,过了一段时间,肩颈又“犯毛病”了。或许是这样的经历,陶然称,自己在30岁以后,基本每个星期都去——这么些年坚持下来,肩颈基本没出过问题了,陶然说。

陶然认为,跟汽车一样,身体需要长期保养,定时定点保养,这样车才能开得远。他把每次去康养中心做调理,比作“人生的加油站”,并认为这些年肩颈没出什么问题,给自己的事业也形成了助力。

“颐而康,其实我还是蛮感谢它的,对身体方面,还是有很多的调节作用,尤其是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动不动就腰间盘突出啊。然后还有肩周炎这些东西,对我来说,这几年我是基本没有这些问题了。”这是陶然的原话,也是其一直坚持下来的原因。

在他看来,程序员每天盯着电脑,一天到晚一个姿势,腰酸背痛的,没几个人不犯职业病,而且平时时间紧张,也没太多时间运动。陶然曾经做过一段时间运动,但没坚持下来,倒是去颐而康坚持下来了。

问及两者的区别,“一个是主动,一个是被动”陶然表示,“去外面运动3小时,去颐而康只要半小时就可以,因为经络你靠自己去打通(运动),需要长时间去持续做,去颐而康效率更高”。

因此他觉得,颐而康能够有众多像他这样的忠实客户,是有原因的——技术没得讲,有自己的培训学校,有自己的研发体系,应该算是湖南康养行业的“黄埔军校”。

在采访最后,陶然还跟「螳螂观察」提到一个有趣的细节,那就是他认为专心做手法的颐而康,是“全湖南老婆”最推荐去的地方。“其它地方我没法保证,但是去颐而康,我绝对能够保证”陶然笑着称,“我老婆也绝对放心”。

三、特别注重技术,将康养中心作为家庭聚会固定场所

罗欣丨35岁 传媒管理 自己每周一次 全家每月一次

罗欣非常注重养生,不仅每周会去颐而康,家里也有泡脚桶等养生设备,并常备中药泡脚包,平时也会吃一些保健品。她将颐而康,作为家庭每个月聚会的固定场所,会带父母、小孩去颐而康做保健项目。

在罗欣上班单位门口、家门口都有颐而康的门店,她去也很方便,而且带餐饮,不用先吃饭再去,可以“一趟水”解决。去的理由也是各种各样,比如加班累了、上班中午去休息、周末不想做饭等。有时候则会和闺蜜、朋友去聚个会,一边吃,一边聊,再做个按摩......

对做的项目也很讲究,会根据自身状态不断调整。比如近期在备孕,所以做艾灸会比较多。平时工作节奏快、伏案时间长、开车时间多,会有一些肩椎痛、肩周炎等,就会做中医按摩;工作中穿高跟鞋,脚很累时,就会做足部按摩,按按脚,放松一下。

由于注重养生效果,罗欣特别看重技术,这是她经常光顾颐而康的原因。按照她的说法,其它地方她也去过,做按摩、SPA,做完后只是感觉全身肌肉放松了,但是按压的穴位没颐而康那么精准。而颐而康的调理师,会知道她的亚健康原因在哪里,他们会针对性去调理。

“他们有一个绿色小册子,里面有很多方案,会根据你身体的需求,给你特定的方案”。罗欣对「螳螂观察」表示,她举了个例子,有段时间她休息不好,头皮比较紧,头比较胀。颐而康的调理师就会给她按三焦经等,按得很精准。这也是她放心带家人去做项目的原因。

据罗欣介绍,她母亲有腰椎盘突出,对技术要求很高,一般地方不敢去,怕按不好适得其反。但是会去颐而康,点他们的特级调理师,给“专家”来做。此外,母亲也很喜欢艾灸。而父亲有一些尿素偏高等亚健康状况,一般就会安排他做足底按摩。

之所以将颐而康作为每个月家庭聚会的固定场所,技术好是一个最重要原因,能够满足小孩、老人等全家人保健需求,而且健康美食、大屏影音等都一应俱全。据罗欣介绍,家里小朋友很喜欢颐而康的美食,西瓜、梨子、黄瓜等水果、卤蛋等小吃都是小朋友喜欢吃的。食材也很健康,会很放心。“那种卤蛋,我们家小朋友一次可以吃三个”,罗欣笑着说。

算起来,罗欣第一次去颐而康,还是十多年前父亲商务接待时带着去的,如今她每个月又带着父亲去做项目,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

四、它心无旁骛,打造属于自己的风格

傅老师丨 报社记者、资深媒体人、作家 50+岁 全家都去

傅老师早就过了“35岁焦虑”的年龄,但他小孩正处于这个年龄段。他表示,自己35岁的时候正在部队,并没有这种焦虑。目前从事媒体行业的儿子,也没听说这方面顾虑。所谓35岁的焦虑,在他看来可能是准备不足的缘故。

傅老师是资深的颐而康用户,也是其铁杆粉丝,除自己外,他的爱人和小孩在颐而康都有会员卡,会经常去做项目,并且他还曾把颐而康的故事,作为素材,写进自己小说里。

在与傅老师的交谈中,「螳螂观察」了解到,颐而康最打动他的是“它心无旁骛,坚持打造属于自己的风格,将技术和服务做到极致”。20多年前,几乎是颐而康刚起步的时候,傅老师就是最早的一批用户,也见证了颐而康这些年的成长。

那时,颐而康的创始人祝刚还给傅老师做过项目。在聊天中,祝刚说他要做“与众不同的事”,当时傅老师不以为然。“没想到真被他做成了,这样坚持下来的品牌,真不多”,傅老师回忆道。

在90年代,长沙按摩店特别多,只有颐而康坚持做正规的、带理疗性质的按摩,并发展出自己的培训学校和机构,以“健康”特色和服务,吸引了一大群人。

傅老师作为其中一员,在孩子六、七岁时,常带小孩去颐而康按摩,就是因为比较正规。当然,这背后还有一个小故事——在孩子很小时,每天晚上,傅老师都会在睡前给儿子按摩,一般按个十来分钟,儿子就能睡着,这也让他儿子,从小喜欢按摩。

这种习惯延续至今。傅老师儿子今年28岁,从事媒体行业,平时喜欢健身,且在健美大赛拿过名次。由于经常健身,难免会有肌肉很紧或者拉伤,需要正规的、有力量的全身按摩,因此他会经常去颐而康做全身按摩——一般每周会去一两次,一次做两个小时,且会带着女朋友一起去,傅老师称。

傅老师爱人也是颐而康的常客,但是跟儿子去的原因不同。由于经络问题,傅老师爱人晚上睡眠不太好,很容易惊醒,头容易酸胀,她去颐而康是为了做保健。因为效果还挺好,所以这些年一直坚持去。

颐而康能够走到现在,跟其心无旁骛地坚持自己特色做技术,以健康为主题回馈顾客,而非去迎合所谓的不正规,去迎合一部分人的需求息息相关。对于颐而康,傅老师这样总结。

五、结语

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在面对“35岁焦虑”时,或许每个人的感受,都因人而异。

只不过有一个所有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那就是健康。没有健康,没有焦虑也会变得焦虑。拥有健康“这座青山”,即使暂时受困,也不怕“没柴烧”,这是这些受访者传达出来的一个共识。

「螳螂观察」认为,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健康理念和养生方式,而这些坚持十余年去康养中心“保养自己”的人,不敢说是他们没有“35岁焦虑”的全部因素,但至少是其中的重要“拼图”。

就像陶然所说的,事业也好,家庭也好,关键是你的身体能不能顶得住。比如说老板说今年要做多少任务,那你要考虑一下,(身体)是不是扛得住。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出现的人名皆为化名。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此内容为【螳螂观察】原创,

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核实版权归属,不作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泛财经新媒体。

•微信十万+曝文《“维密秀”被谁杀死了?》等的创作者;

•重点关注:新商业(含直播、短视频等大文娱)、新营销、新消费(含新零售)、上市公司、新金融(含金融科技)、区块链等领域。

潇湘Lee金融说
潇湘Lee金融说
文章 853 
浏览 76068 

相关资讯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