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热门标签

2019 缺乏投资主题?这里有 5 大风向展望

股融易
2019-03-21 14:17

2019 的开年,显得有些寡淡。不像创投圈的 2018 年,区块链、小程序/微信生态等风口年初就搅动着行业的神经。


现在问,2019 年有什么重要的投资主题?5G、AIoT、产业互联网必不可少会名列其中,但真正的 timing 似乎又还未到来。2018 的开年是焦虑,2019 的开年是迷茫。


迷茫并不代表机会全无,甚至迷茫正是因为更多的创投机会由“显性”变得“隐性”,在这波「流量经济」向「数字经济」转型的浪潮中,只有深入行业,才能捕捉到下一个独角兽。


预判 2019:新人群、新市场仍有大量红利,大消费领域的创新正在从最先被互联网影响的“新中产”们向外扩散。同时,伴随着小红书、B站等新渠道的崛起,品牌创新正在回温;


产业互联网不只是 buzzword,它是实打实的「流量经济」到「数字经济」的转变,核心在于产业端的“数据挖掘”和“数据应用”,用数据帮产业做好产业协同是提升整体效能的重要途径;


随着 AI、5G、物联网、机器人等技术的发展,人们正在重启对太空和海洋的探索,SpaceX 280 亿美元的估值,给了中国对标公司融资狂奔的机会,整体行业已形成两大梯队,而类比太空探索,商业海洋的改造则刚刚开始;


生物医药一级市场的投资热度将不断延续,港交所允许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政策生效又将为行业添一把火,加上海外高端人才回流,这个行业的 2019 让人期待;


2019,金融行业的主题从“个人”转向了“企业”,这也基本吻合互联网从 toC 转向 toB 的步调 —— 随着营改增、金税三期及个税改革在 2018 年互相交织达到高峰,2019 将更深地影响每一个人和每一个企业。财税、企业金融,都是更值得深挖的市场;


“时间机器”理论是出海赛道这两年备受关注的原因,2019 出海也仍在风向名单之列,只不过我们观察到一些趋势的转向,比如,印尼的现金贷窗口逐渐关闭,而软银则尝试在新市场里下注。


总结以上,下面我们将详细阐述各行业的机会点。


主题一:新市场新人群


对于创业者们来说,新兴市场的机会永远让人兴奋、但与此同时,一个不得不面对的事实是,由于物理和心理距离,这些“宝藏之地”又稍显陌生。


大消费领域的创新正在从最先被互联网影响的“新中产”们向外扩散:越来越多的人想要通过《第四消费时代》里的日本经验去预测中国社会未来的消费,也会借着春节返乡的“下沉市场”观察来理解“拼多多”人群。


总的来说,“美好生活”一定是一个长青的创业主题。“人”永远是 to C 端创业的核心,如果去观察一个人的成长历程,就会发现,“向上”是永恒不变的诉求,在头部公司是示范效应和市场教育下,越来越的场景也正在被改造、创造价值。


抛开消费降级、互联网下沉、00后主位等等这些概念,我们总结了一些趋势,和你们分享讨论:


1、“电商”分层。具体来说,当供给端和流量端的创新被嫁接到已经验证的模式上,就等于新的机会。例如基于新的流量玩法就诞生了拼多多,二手电商则是从挖掘社会化供给来做努力,如果更广义地定义“电商”,在线教育领域,职业教育领域也有可能诞生下一个 VIPKID。


2、新渠道催生新品牌,品牌投资正回温。当我们讲新品牌时,关于市场机会,除了传统品牌对市场认知的教育已经完成之外,更重要的是“双微一抖”、小红书和B站等新信息渠道对于初创品牌成长的加速器作用。基于这些“加速器”,已经诞生了一批 以HomeFacialPro、完美日记等为代表的新国货。但需要注意“卖货能力”和“品牌力”之间的平衡。



主题二:产业互联网


产业互联网并不是个新概念,其本质是从「流量经济」见顶后,整体行业面临向「数字经济」的转变。


一个简单的例子:医药电商企业的获客成本,已经从 2014 年的 20-30 元/人,上升到 2016 年的 200 -300 元/人。不少行业的获客成本更远超这个数字。依靠规模取胜、做大平台已是绝少有的机会。


「数字经济」则是回归到本质,提升效率、增加价值,而不仅仅押注规模。中国在这个领域有巨大的优势。比如,云服务市场的快速发展使得产业互联网有了计算、存储的基础设施,市场规模虽已破千亿,但渗透率只有 5% - 7%,等待着中小企业们继续向下深探。


36氪认为,产业互联网创新的核心,在于产业上的“数据挖掘”和“数据应用”。


具体来说,通过实体产业端的信息挖掘,获取大量原本深埋于各处的产业数据,进行数字化沉淀,再将这些数据应用于企业内部的降本增效、外部与产业链上各角色的协同等,最终实现实体产业的整体效能提升。


在这一背景下,我们认为,产业互联网有两类企业值得关注:


一是能提供数字化综合解决方案的信息服务商


二是产业资源整合型平台


前者是产业互联网的底层建设,包括 5G 通信技术、云服务、大数据等,后者则能进行相关利益再分配,通过产业链协同,提升产业的整体效能。


而从行业来看,我们认为:在 GDP 中占比高,产品或服务标准化程度高的行业,目前产业效率低、数字化程度低、产业链冗长的行业,但通过使用数字化、智能化、去中间化等手段,仅改造存量市场就能带来极大效率提升的行业——如农业、制造业、物流行业等,都有巨大的机会。


比如36氪已经报道的公司「树根互联」,其模式是帮助广柴重建船用柴油机智能售后服务体系,包括物联硬件、通讯协议、智能售后服务应用、移动端应用等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通过由实时机器数据驱动业务快速优化、迭代,「树根互联」可以缩短 20% 运行管理反应时间,并分别降低 30% 设备管理成本和售后成本。




主题三:商业航天/海洋


在上世纪四十多年前的黄金时代里,因为美苏冷战的政治原因,太空开拓、海洋开拓曾经有过加速的阶段。美国和苏联出于对彼此的忌惮,给了这项事业早期发展时最重要的一笔“种子轮投资”。全人类开启了拓展新生存空间的探索。


此后,失去了政治动力,加之经济效益上的考虑,各个国家都只投入了很小一部分力量,放弃了占地球 70% 面积的土地,放弃了太空中的十万个地球。这也给了聪明的商业资本难得的机遇。


随着 AI、5G、物联网、机器人等技术的发展,借助资本的力量,人们正重启这项新的征程。


SpaceX 是第一个打开局面的公司,以 280 亿的估值以及近 20 亿美元的年营收,让投资人看到了这条赛道的想象力。近几年,中国商业航天赛道上也相继涌入更多玩家,并先后获得资本的支持。


比如,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于 2017 年底融资 12 亿元;2018 年初,零壹空间宣布完成近 2 亿人民币 A+ 轮融资;2018 年 4 月,蓝箭航天宣布完成 B 轮 2 亿元人民币融资。


步入 2019,竞争加剧,融到足够多的钱、活下去,是商业航天的关键。


上天是机会,下海也有机会。


大航海时代从哥伦布起航开始。现在的事实证明,当时西班牙伊莎贝拉一世女王给到团队的这笔启动资金,很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明智的一笔风险投资,世界历史几乎是从1500年开始的。


此后,因为超高的经济回报预期及超高的资金投入,诞生了现代的股市制度。1602 年 3 月 20 日,总部设在阿姆斯特丹的荷兰东印度公司首次发行股票。人类社会进入前所未有的快车道。而作为大航海时代最重要的商业参与者,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其存在的 197 年间,建立了 15000 个分支机构,贸易额占到全世界总贸易额的一半。


今天,拓展新生存边界的“大航海运动”才刚刚开始…海洋互联网和互联网货代是新一批创新者希望改造的方向。



主题四:生物医药


近 20 年来,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迅猛发展,人类基因组计划等相继开展,并在医学治疗方面广泛应用,生物医药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政策也不失时机地推动引导了生物医药行业 —— 包括港交所允许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政策生效,服务科技创新的科创板拉开帷幕,为资本提前退出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这些利好都在引爆资本市场对生物医药的热情。


加之大量海外高端人才的回流,本土生物医药行业未来 10 年的发展则获得了更好的支撑。


天时、地利、人和,让生物医药投资的一级市场保持着强劲的生命力。过去的 2018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花落免疫疗法;国内自主研发的 PD-1 产品上市,君实生物、信达生物成了首批创新者;创新药投资数创历史新高,开年仍热度不减……生物医药行业仍处在风口之巅。


不过,随着资本市场遇冷,以及“4+7带量采购”带来的行业动荡,也给生物医药企业带来了更多生存考验,加上它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的内在特征,行业势必要迎来新一轮洗牌,唯有真正创新的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主题五:金融 & 出海


风风火火的合规整顿,让互联网金融行业进行了一轮彻底洗牌,风雨过后,能够活下来才能继续生长。自去年年底开始,互金逐渐回暖,行业更强调风控与合规,高歌猛进式的发展模式已经不适用于今年的金融行业。


面向 C 端的金融业务受挫较深,需要一定时间回血,在另一面,企业金融可能是更值得深挖的市场。


央行行长易纲曾表示,小微企业占市场主体数量 90% 以上,贡献了全国 80% 的就业,70% 左右的专利发明权,60% 以上的 GDP 和 50% 以上的税收。


企业金融时常被认为是“脏活累活”,但这样一个市场绝对不可能被忽略。在税务、工商、公关等数据越来越开放,企业数据不再成为独立孤岛时,基于真实交易及信用之上的企业金融或者更加“靠谱”,今年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也会成为行业重大利好。


企业金融除了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的企业金融业务外,创业公司的布局策略大概分为两种:一种是依托较强的金融基因,横向覆盖多个行业,依据行业属性开展业务,如磁金融;另一种则是依托对某一垂直领域的深入了解,自产业链上下游延展,将金融服务接入合适的业务环节,如找钢网。同时,BATJ 及 TMD 等巨头也在持续布局企业金融。


而随着营改增、金税三期及个税改革逐步深入,在  2018 年互相交织达到高峰,2019,其影响将继续每一个人和每一个企业。财税成为值得关注的新赛道。


互联网财税行业里,创业公司多数从企业的代记账和报税业务切入,延展到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行业梯队已初步形成。


而从去年开始,更为清晰的一个趋势是,国家财税改革速度加快,力度变强,一批创业公司因国家财税改革而生,依托已有的资源和数据建设财税服务平台和生态。另外,传统财税服务商继续试水互联网,改革原有业务,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移动互联网时代。


我们认为:互联网+财税仍处发展早期,尽管行业已跑出头部企业,但对中小微企业的覆盖,以及对下沉市场的渗透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企业和个人则尚需一定时间才能适应财税政策的巨大变化,这是创业公司探索新业务的好时机——面向企业的财税教育、财税筹划、薪酬管理、人力资源体系设计、电商法出台催生的个人税筹、跨境财税服务等,都有创业公司布局和创新。



最后,2019 热度继续的关键词是“出海”。


 “出海”这个赛道的坐标轴是相对混乱的。市场特点的差异和细分行业演进速度的不同,导致很难把出海的创业公司放在统一的进度条上去衡量。


虽然梳理困难,但36氪海外站一直在关注出海赛道和海外市场,我们认为出海热是有迹可循的:


首先,海外市场确实有未被满足的需求和更高的天花板,一批海外国家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进入了移动互联网的快车道。


另外,阿里、腾讯、和头条等巨头在海外频繁的投资也对国内市场有着科普“出海”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人,开始认识到海外或许是避免过度竞争和做事儿的好地方。


关于“出海”,我们观察到一些新趋势,比如:


印尼的现金贷窗口逐渐关闭,但印度、非洲和其他东南亚国家或许还有机会;


软银携一众Portfolio和50亿美元下注拉美,这个市场必然会更加热闹;


从云服务到猎头服务,出海公司逐渐成为了他们重点关注的客群。


虽然“时间机器“的理论可以让中国创业者看到规律并掌握先机,但很多创业者同样告诉我们,尽管看得见,很多坑还是要踩。更重要的是,并不是所有市场都遵循中国的发展路径,突变是正常的。


股融易
官方
文章 2233 
浏览 1345406 

相关资讯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