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现在隔空喊话,不如一开始就谈好股权分配
这两天一个一位CTO妻子为丈夫鸣不平顺便求职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把创始人和合伙人的矛盾摆在网络上。一时间众说纷纭,以至于故事中的公司创始人今天不得不公开在知乎澄清。在这场不断反转的故事中,只能让我们感叹股权合理分配与选择合伙人的重要性。与其在公司快上市时为了股权撕破脸,不如在一开始就谈好股权。
一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故事
2月23日,一篇《就算老公一毛钱股份都没拿到,在我心里,他依然是最牛逼的创业者》的文章引起创投圈共鸣。通文章的描述,我们从一位妻子的角度看到了一位辛苦创业7年,但是最终“净身出户”技术合伙人的故事。在网络上技术出身的联合合伙人和员工都对男主人公深表同情和支持。
纵观全文,比较容易引起争议的几点在于:第一,CEO以“公司初创期股权不宜太分散,会不利于公司决策”为由没有分配股权。第二,男主人公自公司成立7年只分红了100万,反而因为联合创始人身份只能拿比较低的工资。第三,公司上市在即,CEO通过注册新公司转移股权。男主人公跟CEO谈股份谈崩了,如果走的话就是净身出户。
虽然在《就算老公一毛钱股份都没拿到,在我心里,他依然是最牛逼的创业者》文中没有直接点名到底是哪家公司与哪位员工的矛盾。但是万能的网友已经找到真相。这件事情是展程CEO陈羽翔与公司原研发副总裁韩冬辉之间的矛盾。展程和陈羽翔由此被舆论送上风口浪尖,公司形象也大受影响。
2月24日,展程CEO陈羽翔不得不在知乎上进行回应,剧情由此进行了反转。第一,陈羽翔全文都没有公开承认韩冬辉的联合创始人身份。第二,承认存在股权拖延问题,但是已经着手解决。第三,在公司发放200万奖励后,韩冬辉的工作出现懈怠,且屡教不改。
如何分配股权才合理
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也许还有更多真相浮出水面。股融易仅从目前已知的信息中分析双方的争议点还是在于股权分配。自古股权分配都是到底公司波折,合伙人变散伙人的重要因素。但是现在股权又是创始人吸引合伙人和人才的重要筹码。创业者到底要如何分配股权才可以让大家都满意,股融易为大家支招。
第一,初创公司最好用股权留住人才。初创公司,还是要靠梦想、价值观、画大饼来吸引人才,而不能靠高工资。用高工资挖来的人才可能导致早期发展早期负担过重,一旦人才表现不合适,会耽误时间和影响士气。而且高工资人才对于公司的认同感不够,容易离职和被挖走。
第二,保持比价合理的股权分配比例。投资人在投资早期项目的时候,通常会认为比较好的股权结构是:创始人50-60%+联合创始人20-30% +期权池10-20%。通常给技术合伙人1%-5%之间的期权都是合理的。
第三,股权分配一定要签订协议。所谓合伙人,实际上就是利益共同体。所以,涉及利益的,一定要用白纸黑字,法律文件固定下来。利益可以随时调整,但每一次的承诺,都必须要落实到文字上。这不仅是对合伙人权益的保护,同时也是对公司的保护,可以避免纠纷。在韩冬辉与展程公司的股权冲突中,CEO陈羽翔的个人形象受到很大影响。
第四,股权激励应该在企业的成长期开始实施。从公司的角度而言,有5个较好的激励时机:1.新一轮融资进来时。2.在并购重组阶段。3.公司商业模式出现重大调整时。4.新的发展计划推出时。5.公司业绩有重大提升或利好时。
第五,控制发放股权的节奏。公司股权按照创始人在公司工作的年数或月数逐步兑现。任何创始股东都必须在公司做够起码1年才可持有股份(包括创始人)。好的股份绑定计划一般按4-5年期执行,例如4年期股份绑定,第一年给25%,然后接下来每年兑现25%。对于工作懈怠或者出现失误的合伙人,可以及时终止分配股权。
此外,创始人与合伙人的矛盾持续时,股融易还是建议双方最好协商解决,不要闹大了。韩冬辉妻子的一篇文章将创始人与合伙人的矛盾摊开了。据悉,韩冬辉本来正在和陈羽翔协商解决股权分配问题,但是文章一出,双方可以说是撕破脸了,矛盾被激化。双方形象都受到影响,陈羽翔成了狡诈的资本家,而韩冬辉成为了工作懈怠的懒散员工。不论最后如何解决,这些影响都无法弥补。
如何不牺牲控制权的同时分配股权?
对于创始人来说,控制股权除了经济因素以外,更是处于控制权需求。君不见每一个被踢出局的创始人必然都是因为失去了股权。所以创始人对于公司的股权和控制权控制欲必然比较强烈。在不失去公司控制权的情况下,股融易也有办法分配股权:
1. 引入复数表决权制度。有限责任公司中,《公司法》不要求同股同权,管理层股东可以在公司章程中规定,引入复数表决权制度,给予管理层股东的出资额多倍的投票权,进而放大其对公司重大决策的控制权。
2. 建立期权池,并通过一个二级持股平台的架构,强化创始人对公司控制权的作用。
3. 利用一致行动人协议。即其他股东把投票权授权一位代理人行使。如果几名股东间互相信任,即可以委托给一位创始人。
4. 控制董事会。董事的提名,选聘程序,《公司法》并没有规定,可由公司章程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