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热门标签

BAT真正的自动驾驶之战才刚刚开始

曾响铃
2018-09-18 15:23

股融易注:未来几年,BAT在自动驾驶上的竞争将会更加白热化。究竟谁会留下,谁又会黯然离场?


从9月6日,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首席科学家王刚公布阿里的自动驾驶路线算起,BAT终于在自动驾驶上凑齐 。


算起来,百度的自动驾驶项目起步最早,从2013年开始,如今已是第五个年头,之前发布了自动驾驶产品Apollo Pilot和Apollo小度车载系统,目前Apollo生态合作伙伴多达百家,今年更是量产了L4级别阿波龙客车。腾讯走得慢一点,在去年11月公布了自动驾驶战略,期间也推出了AI in Car车载系统。阿里最晚入局,在今年4月16日,阿里巴巴高调宣布,王刚正在领导团队进行自动驾驶研究。


也或许就是因为入局时间先后的不同,让BAT在自动驾驶这条赛道上处于不同的位置。


但这个不同已经不止是位置不同这么简单。


BAT发力车联网,路径并不相同


在人工智能浪潮的推动下, BAT们在汽车领域折腾了多个方向后,又转回各自最擅长、最具优势的层面。


百度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技术积淀深厚,对标谷歌主打自动驾驶,借助“百度汽车大脑”打造自动驾驶领域最强开放生态。腾讯公司则借助内容分发与社交优势,打造社交和影音增值服务。阿里公司借助电商优势,在车载系统上强化了商业服务,AT两家公司都是在车联网的相关应用上重点发力。不过他们三之间却有比较大的区别,以个人拙见,这区别正好在“到底什么是自动驾驶,什么只是车联网”的问题中。

1、自动驾驶是AI变革汽车生态的高阶阶段


包括美国、英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将自动驾驶视为人工智能应用的制高点,纷纷布局于此,我国也不例外。之前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就将包括自动驾驶汽车在内的智能运载工具列为重点方向。


完全自动驾驶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算法端、Client 端和云端。算法端从传感器原始数据中提取有意义的信息以了解周围的环境情况,并根据环境变化做出智能决策。Client 端融合多种算法以满足实时性与可靠性的要求。云平台提供离线计算及存储功能。通过云平台,能够测试新的智能算法、更新高精度地图、训练更加有效的识别、追踪和决策模型。


目前,自动驾驶发展的格局呈现两种趋势。传统汽车公司更倾向于渐进式自动化,而以特斯拉、谷歌、百度等为代表的科技公司是以人工智能技术驱动进入自动驾驶,具有颠覆式的色彩。短期内发展的目标也各有侧重,传统车企以渐进自动驾驶的方式逐步提升驾驶体验。


而科技类公司则准备直接跨越到以无人驾驶完全替代传统驾驶。传统汽车公司依靠的是长期积累的整车经验和在自动控制领域的核心优势,以谷歌百度为代表的科技公司则是借由人工智能的大力发展整合传感器、感知算法、计算平台等技术以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2、成熟的车联网技术是实现自动驾驶的基础保障


车联网是以车内网、车际网和车载移动互联网为基础,按照约定的通信协议和数据交互标准,在车分别与车、路、行人及互联网等之间,进行无线通讯和信息交换的大系统。


自动驾驶是现阶段智能汽车的未来发展方向,车联网也是为自动驾驶带来根本性变化的重要技术。实现自动驾驶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运用成熟的车联网技术,通过遍布全车的传感器采集车内、外的海量信息,这些信息经过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分析和处理后,即刻作出决策,对汽车做出主动操作。


目前来看,腾讯和阿里虽然推出了AI in Car车载系统、斑马车载系统,本质上还是仅仅定位在车联网角色,通过开发自己的车载操作系统,提供相应的联网跨平台整合软件服务。


例如,腾讯的车载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智能语音、智能出行、个性化内容、社交、运营增值服务,阿里的车载系统可以提供旅游自驾路线引导、酒店预订等服务,可以说两个系统更方便驾驶员出行,但是并没有涉及到对整个汽车进行全方位智能控制、实现彻底解放双手的高阶目标。正如如钛媒体记者之前撰文所说“即便未能掌控自身的底层OS技术,但是打造一套完整的软硬一体化方案仍然是腾讯的战略方向”。而阿里一直在自主研发的车载操作系统AliOS(2017年9月阿里YunOS更名为AliOS),前期也是为斑马智行(荣威RX5已经搭载)以及荣威RX5等互联网汽车提供支持。按照阿里的计划,是希望先给汽车加装智能操作系统,让其具备智能操控、感知、服务等能力,等待相对成熟后再发力自动驾驶。


所以,从战略层面来讲,同样是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汽车产业,三家公司段位差别很大。百度不仅将积淀深厚的AI技术应用到车联网产业,更注重纵深发展,从5年前就开始布局向全产业链上下游开放的智能驾驶技术平台Apollo。腾讯和阿里的车载系统目前还只是利用人工智能整合各类信息和资源,达到辅助驾驶、更方便驾驶员使用的目的,虽然也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是有两点不足:1、各大汽车厂商的合作态度如何仍是未知数,但是可以预见的是涉及到行驶安全性的核心操作依旧很难对腾讯和阿里开放。2、驾驶员仍然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专心驾驶,并没有在自动驾驶层面有重大突破。当然阿里、腾讯显然不会止步于此,也有可能他们已经有所布局,我们期待更多信息曝光。


进阶自动驾驶,“AT”还缺什么?

虽然自动驾驶对汽车行业的颠覆性改变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但量产无人车和进入商业运营的技术壁垒非常高,想要进入自动驾驶领域首先要面临以下几个难题。


1、最优行为决策能力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的积累


现实的道路环境非常复杂并且将变得越来越复杂,所有相关的数据几乎不可能实时传输给汽车控制系统,行为决策技术要依据当前时刻车辆的周围环境,在过往、当下环境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学习,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事先建立的知识库进行最优决策,进而实现避让行人、速度加减、超越车辆、跟随车辆、停车等功能的优化选择。各种路况的海量信息采集和决策优化,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研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比如,谷歌的Waymo自动驾驶项目经过了长达6年、超过350万英里的实地道路测试。而Apollo Pilot则借助于百度的AI技术积累、数据资源以及多维度的技术保障,拥有强大的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全方位的盲区监测、智能自动变道等多项自动驾驶能力。


所以留给其他厂商的时间还真不确定能有多少。


2、自动驾驶汽车的路径规划复杂度高


与大众使用的简单手机导航不同的是,自动驾驶汽车需要依据连续、实时、可靠的高精度定位信息,自行在复杂道路的环境里,基于当下环境规划出安全可靠、准确可行的自起点至目标终点的无碰撞路径。依据相应准则与当下环境资料,对可行的、相对最优的全局路径予以确认,同时又要根据道路拥堵、突发交通事故、道路临时限速等等异常情况对路径及时更新。从百度的官方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到Apollo Pilot拥有最大的中国交通场景库,仅在高速及环路多车道自动驾驶功能下,就包含了近百种场景。而阿里、腾讯也有类似布局,只是最后还得看谁更懂中国城市和中国人民。


3、自动驾驶汽车商业化难度高。


高灵敏传感器、高精度激光雷达、GPS定位天线、广角摄像系统等核心装备都需要花费不菲的价格,而这些装备可能会使一辆自动驾驶汽车的成本翻倍增长,可能最终导致商业化困难。


百度之所以要把中国自动驾驶量产时间提前两年也是基于此,希望能利用好这个时间差,建立自己的壁垒。而最近百度、腾讯和宝马达成战略合作,似乎也在加速这场竞赛。


总之,即便是BAT都上了自动驾驶这条道,但现阶段,不同于百度Apollo专注自动驾驶技术研发,腾讯和阿里尽管都发布了各自的智能车载系统,也与汽车厂商进行了合作开发,但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车联网技术的智能化完善上。


一场真正属于BAT的自动驾驶之战还刚刚开始。

曾响铃
格特信息创始人、首席脑艺人
文章 271 
浏览 65185 

相关资讯

更多 »